2023 1 3 月 | 文章, 空氣知識
近年來隨著房價水漲船高,近年來新成屋成交案件中,低總價的小坪數住家成為最熱門的選擇。不過麻雀雖小也應當五臟俱全,隨著台灣的生活品質不斷提升,越來越多人對於居家空氣的品質也有一定的要求。 全熱交換器已經是現今新屋觀念中,必備的基礎設備,因為它既能引入室外的新鮮空氣又能排出室內的汙染源,還能降室內外溫差以利節省空調能耗。只不過室外的空氣雖然含氧量高,但空污和病菌病毒也是讓人擔心,因此擁有過濾功能的全熱交換器成為了主流商品。 在新風系統是什麼?...
2020 7 10 月 | 文章, 空氣知識
武漢肺炎的疫情在全世界嚴重擴散,各地都在研究如何更完善地防疫。既然人們有90%的時間待在室內,建築也應該戴上口罩──這就是【防疫宅】的概念。防疫有許多面向,許多資料指出疫情是由空氣傳播,因此最關鍵的面向便是空氣,即順威的專業領域。今天要跟大家探討,如何從空氣下手,打造最佳防疫宅! 首先我們將空氣防疫分成三大關鍵: 防禦、抑止、清除。建築在空氣這個層面唯有同時滿足這三個關鍵才算是完善的防疫宅。 防禦...
2020 2 9 月 | 文章, 空氣知識
即使入秋也不能小看秋老虎造成的悶熱氣候,空調或冷氣仍須隨時待命。有人主張開冷氣時要開窗,這是什麼道理呢? 今天小編就要來向大家說明,即使開冷氣也不要完全緊閉門窗的原因! 密閉空間有什麼汙染源? 環保局指出室內空氣汙染物包含二氧化碳(CO2)、一氧化碳(CO)、甲醛(HCHO)、臭氧(O3)、懸浮微粒PM10、細懸浮微粒PM2.5、細菌等,建議開啟冷氣的室內空間「還是要將窗戶開啟約一個拳頭大小,確保空氣流通為的是有效排出室內汙染物,大幅降低交互感染的機會,減少醫療成本。」長時間待在室內的民眾,仍需注意室內空氣品質。...
2020 24 7 月 | 文章, 空氣知識
炎炎夏日在台灣沒有冷氣根本無法生存呀! 夏日冷氣電費驚人,大家都習慣緊閉門窗以防冷氣外洩浪費電。不過公衛專家出面要大家「開冷氣、開門窗」到底是什麼概念呢? 原來,密閉的冷氣空間若3小時不開窗換氣,空氣可能不新鮮;6小時不讓空氣對流,就可能有嚴重汙染,危及健康。在密閉空間待太久,氧氣不足可能造成呼吸有壓力、 嗜睡及反應遲鈍等。相信這時大家一定跟小編一樣想問: 想要新鮮空氣又怕戶外髒空氣跑進室內該怎麼辦?...